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8781385630351887/
首发·陈辉论剑
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包藏祸心,轮番检查军事基地,还拉着海马斯火箭炮转了一圈,这是要动真章,和中国开火了吗?解放军早有准备,在南海备好了“千里眼”,美菲举动早已尽收眼底。
日前,有外媒爆料称,在刚刚落幕的“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中,美军方趁机检测了设置在菲律宾的多个军事基地的战略有效性。据悉,在演习中,美军在相关军事基地进行了大量战术演练,测试基地的实战效果,为潜在的冲突做准备。
由于美菲之间存在《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故而美军在菲律宾先后设置了9个军事基地,美军在菲律宾的军事行动,就在这9个基地之间进行轮换补给。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演习中,位于吕宋岛的三个军事基地成为了核心所在。吕宋岛中部的麦格赛赛堡陆军基地,被设定为此次演习的指挥核心,同时,位于吕宋岛中北部的拉罗机场,以及北部的卡米洛·奥西亚斯海军基地,也在本次演习中承担重要角色,而且这两个基地正位于卡加延省,也就是日前菲方热炒“中国留学生威胁国家安全”的地区。
要知道吕宋岛距离中国位置极近,卡加延省距离台湾岛仅有400多公里,并且处于国际航线的交叉点上,拥有战略上的重要意义。此前美国部署的“堤丰”中程导弹,就在吕宋岛,美菲的位置重点选择在这里,对中方的针对称得上是“司马昭之心”了。
此次演习除了基地的检测,美方还有别的目标,那就是检测“海马斯”火箭炮在不同环境下的实战部署能力。报道称,美国陆军以及其他军种通力合作,在岛屿环境下,共同完成了两次“海马斯快速渗透”。
要知道,去年的“肩并肩2023”演习,“海马斯”同样作为重磅角色参与其中,但尴尬的是,“海马斯”火箭炮战绩实在不敢恭维,6发全脱靶。
当时美菲的解释是,靶船移动速度较快,“海马斯”的瞄准和发射工作共需8分钟,但这8分钟内,靶船能够移动40米左右。但这个说法实在禁不起推敲,难道说实战中,会有敌方靶船停在原地等着挨打吗?
或许正是因为战绩“不漂亮”,故而此次演习美菲并未透露射击演习的相关事宜,但这并不代表中方可以掉以轻心。此次演习美军完成的两次“海马斯快速渗透”都算得上成功,所谓“快速渗透”,通俗来讲就是快速部署,检测武器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指定位置开始工作。
在演习期间,“海马斯”火箭炮经历了海陆空三种路线,先是搭乘C-130运输机,前往菲律宾巴拉望岛和吕宋岛北部,而后改走水路,乘坐LCAC气垫登陆艇进行了岸滩的快速投送,再由半挂运输车将其运往机场。
一趟下来,“海马斯”火箭炮耗时72小时,据美军指挥官加勒特·科恩克透露称,“海马斯”上飞机只需30分钟,下飞机以后只要10分钟就能开始射击。
也就是说,此次的演习充分证明了美菲有足够的能力,在短时间内调动威力强劲的武器来对付中国。要知道,“海马斯”的威力不容小觑,其最大特点之一是其高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它能够装载在C-130运输机内迅速部署到任何战区,其射程可达300公里,覆盖范围广泛。
此外,它可以发射包括制导与非制导火箭弹在内的各类弹药,适应不同的作战需求。这种高度的适应性,使得海马斯能够有效打击固定和移动目标,包括地面部队、防御工事、指挥中心等关键目标。
如今,“海马斯”火箭炮实战经验十分丰富,在伊拉克战争中,“海马斯”被用来打击对方的指挥中心和后勤补给点,其精确打击能力极大地削弱了对方的作战能力。
在叙利亚,美军利用“海马斯”有效地打击了极端组织ISIS的重要设施,展示了其在反恐作战中的巨大潜力。
美方频频出动海马斯火箭炮,就是借着演习的名义,和菲律宾一起酝酿大阴谋,很大概率就是为了将来潜在的冲突,提前“踩点”,想从武器装备方面压中国一头,好在南海争端上占据有利位置。
俗话讲,“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美菲此次演习在他们自己看来,自然是可圈可点的。但解放军早已经布下了“千里眼”,日前,中方已经在黄岩岛等一众南海领域,深化了动态监管。不论美菲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能在第一时间掌握。
解放军在南海的部署不止这些,美菲如果企图在南海占上风,那可就打错了算盘。近年来,中国在南海岛礁上的建设工作显著加快。据公开报道,中国在南沙群岛的一些岛礁上建立了多功能的军事基地,包括飞机跑道、导弹发射装置、雷达站等。
此外,解放军南海舰队的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拥有众多先进战舰和潜艇。同时,空军也在南海地区频繁展开巡逻和训练任务,不断提升解放军在该地区的空中优势。
菲律宾将地区的安全稳定抛之脑后,不顾地区国家的反对,为了一己私利,心甘情愿地绑在美国地缘政治的战车上。如今美菲举动越发乖张,中方的忍耐值也即将到达峰值。
一旦南海真的爆发冲突,那么“美国至上”的拜登政府自然是第一时间“脚底抹油”。只是不知道到那个时候,已经在地区间名声扫地的菲律宾,又该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