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海外移民有哪些国家——外海移民
欢迎咨询电话微信:13512131526,很多朋友也关注石家庄移民机构哪家好点呢问提,海外移民投资便捷,容易,安全
“小社九助”为人民服务“最后一米”
“我觉得很开心。我可以不花钱吃午饭,这比我自己做的要好。”80岁的张阿姨和姐妹们在石家庄市新华区赵陵铺路街星河御城社区的“小社会助老公益餐厅”吃完饭后感到非常满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让张阿姨开心的不仅仅是餐厅,“社工还给了我一张爱心对接卡,社区里的老邻居隔一段时间和我聊天解闷,真好。”张阿姨说。
张阿姨意识到“小社会助老公益餐厅”和社会工作服务都是石家庄“小社会助老”的服务项目。近年来,石家庄市高标准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努力建设“小社会帮助”和“小社会九帮助”特色服务项目,使社会工作站成为承担基层民政服务职能的大平台,为基层人民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社会工作指导服务中心19个,乡镇(街道)社工站178个,社工室849个。
“居民有困难,小社会帮忙”已成为石家庄市基层治理的亮丽名片。
“小社助老”:老吾老,人老
孩子不在身边,身体状况不好,常年独居,像张阿姨这样的老人不少。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驻新华区赵陵铺路街道社会工作站的社会工作者精心策划建设了“小社会助老公益餐厅”特色项目,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基础+公益慈善+“志愿者”是一种运作机制,通过链接社会慈善资源注入、社会工作监督标准模式、志愿者实施等,为辖区内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公益餐饮服务。
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开展独居、空巢、特困老人巡视评估、生活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石家庄镇(街道)社会工作站根据社区需求,建设了一系列“小社会帮助老年人”品牌项目、“小社会帮助老年人、拐杖行动”建设社区“一对一”帮助体系、“小社会帮助老年人”整合社区供需资源数据库,发挥志愿者力量,为不方便的老年人提供购买代理、陪同医疗服务、一系列措施,帮助老年人解决实际问题,营造强烈的社区“尊重老年人”氛围。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小社会助老”活动直接为8000多名老年人和2万多名注册志愿者服务,发布了600多个老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开展了13万多小时的注册志愿者服务。
“小社助幼”:幼吾幼和人之幼
鹿泉区有很多家庭,父母经常下班后6点甚至7点回家,为了解决儿童的安全、学习、监督问题,鹿镇社会工作站充分链接各种资源,开展“小社会帮助小、5点课堂”特色服务,每天下午5点至7点开放,组织近20名志愿者团队,儿童分工作业指导、兴趣培训、传统文化教育等活动,并以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搭建社会工作者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
在石家庄,有许多特色服务,如“五点课堂”。各社工站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优势,全面参与儿童护理保护服务。“小社会帮助小·成长伙伴”项目是为困难和留守儿童设计的,通过爱陪伴和精心指导和照顾成长;有“玩具成长体验厅”,帮助移动儿童玩中学、学习和玩耍,有快乐的童年体验。在照顾儿童的同时,它有效地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创新。
“小社助农”:农村振兴有“小社”
近日,赞皇县黄北坪乡迎来了一批“寻宝团”。由爱心企业、组织骨干、旅游博主组成的寻宝团,来这里为村民宣传推广农副产品。
松会村是白草坪水库移民村,主要种植葡萄,葡萄品种多样,种植面积1000多亩;在扶贫干部的领导下,东沟村开展了生态黑猪和太行鸡养殖。“寻宝团”为赞皇县链接资源30万元,帮助当地农产品销售50多万元。在这次农村寻宝行动中,我们应该在葡萄、黑猪和野鸡收获之前进行生态旅游宣传,为下一步社区进入农村和农产品点对点进入社区铺平道路。
石家庄市民政局为巩固扶贫成果,促进城乡一体化,帮助农民赋权,服务农村困难人群,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帮助农村振兴,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在井兴、赞皇、鹿泉等地开展社会工作者助力农村振兴特色项目。
“小社助困”:在脱困的路上,一个人不会掉下来。
经过近三年的运营和推广,“社区微工厂”实现了更广泛的复制和推广,一方面扩大了各种服务产品,形成了微工厂资源库;另一方面形成了微工厂标准化运营指导,招募了微工厂合作社区和合作机构。目前,微工厂已实现裕华区、长安区、新华区等社区的试点运营,推动数百人实现月收入300-1000元。
裕华区社会工作指导服务中心利用“社工”开展“小社会助困暖心小棉袄”服务项目+“心理志愿者”模式从个人、家庭到社区层面赋予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权力和能力。到目前为止,已有300多人通过个人护理、积极课堂和友谊活动服务,使裕华区裕东一社区、燕港新村、朗菲园社区、方北新村、九里庭院等10多个社区的失独老人受益。
“小社助残”:请让我帮你
残疾人是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残疾人服务,开展“小社会残疾人、无障碍旅行”特色服务,重点解决社区残疾人旅行困难,通过倡导改善社区环境,培养社区“携手”志愿者服务团队,一方面解决残疾人购物不便,一方面帮助社区残疾人出来,更好地融入社区。
“小社助和”:邻里互助为爱守候
为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石家庄邻里志愿者服务中心定期组织“小社会帮助和·100个公益社区”服务,围绕健康免费诊所、法律咨询、图书筹款、公益课堂等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组织近20个爱心单位和社区组织,为居民提供志愿者服务,也借此机会挖掘社区志愿者,建立“邻里帮助”互助组织,建立和谐社区,促进和谐社区治理,组织8000多名社区志愿者,链接100多万元社会资源参加“100多个公益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
家庭和谐是最重要的。作为社会的一个小单位,家庭和谐非常重要。栾城区开展“小社会帮助·为爱等待”项目,搭建“政府、家庭、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服务平台,聚焦婚姻家庭调解,以预约登记的离婚夫妇为服务对象,以案例工作、家庭咨询、心理咨询等专业方式开展服务。到目前为止,有855对夫妇想要离婚,调和345对,调和率达到40.4%,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小社助家”:让家庭充满温暖
社会工作者应对家庭的需求和期望,将家庭问题的解决转化为社区治理的微观实际政策,积极探索以家庭为前哨的社区治理路径。通过开展“父母成长营”、“妇女微家庭”等家庭建设活动,注重家庭、辅导、家庭风格的结合,提高家庭发展功能,创造社区“家庭文化”。
栾城区结合部分贫困家庭的需求,还开展了“小社会帮助家庭·四轮爱情”特色项目,组织志愿者为有需要的贫困家庭提供免费车辆,开展爱心送考、爱心送医、爱心出行等服务。天祥雷锋爱心出租车队、绿色出行爱心车队等组织自成立以来,参与服务人员100余人,发车60余辆,服务2000余人。

“小社助美”:各美其美,美与共
以倡导社区宜居和谐环境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的优势,推动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美化社区环境,营造“美、美”的社会氛围。
赵佗路街道社会工作站开展“小社会美容·社区花园”特色项目,采用居民沟通协商机制,社区空间建设、团队分工、资源分配管理,同时开展种植技术交流、花园反馈活动,创造新鲜的社区治理地位,培育公共精神空间,让社区美丽,人更美丽。
康源社工打造“小社会助美·美丽公约绿丝带”特色服务项目,以“社会工作者带领志愿者”的模式开展不同主题的社区活动,如“垃圾分类、文明与我”、“随意捡垃圾”、“变废为宝”、“美丽社区,你我共建”。在一年内,服务足迹涉及红星、850、工人街、金马等20多个社区,志愿者团队从最初的十几人增加到近200人。
“小社助善”:每个人都向善为善最乐
为营造“人人向善”的社会福利氛围,鹿泉区社会工作指导服务中心推出了“小社会福利·老伙伴志愿者之旅”特色服务项目。项目引入“时间银行”机制,倡导“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理念,鼓励年轻人、准老年人和健康老年人加入“老伙伴”志愿者服务团队,采取“时间储蓄”的方式,利用业余时间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当他们需要服务时,可以提取累计服务时间,得到其他志愿者的照顾或礼物交换。
每逢节假日,都可以看到裕华区社工开展的“小社助善·街头公益角”特色服务。街头公益角是一个露天公益市场,允许当地公益组织在街头、公园、商场等交通繁忙的公共场所展出,促进公众与公益组织的面对面交流。目前,首批公益角已建成,分布在裕华区10个公园和5个商业区。每个公益角将展示和动态更新近20个公益项目,实现扩大项目影响力、招募志愿者、链接资源、传播公益影响力的目标。
道阻又长,行则即将到来。
随着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日益广泛,石家庄基于大模式、大整合、大扩张,建立慈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注重基层多元化需求,精心规划推广资源支持、覆盖规模、服务特色社会工作特色项目。截至目前,全市注册社会工作机构118家,取得社会工作资格证书272人,专业社会工作人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