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公路看中国,沪渝高速公路88公里串起湖州小康之路
澎湃新闻记者陈雷柱
杨勇已成为家乡黄桃的“形象代言人”。受访者提供图片
杨勇在外面工作多年,35岁时决定回到家乡。此后,他与村里103名村民合作建立了党和群众创业园区。在过去的七年里,他依靠集体股息、土地转让基金和果园的管理工资,使家庭总收入翻了一番,成为家乡黄桃的“形象代言人”。
杨勇居住的村庄叫襄阳村,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它毗邻浙江沪渝高速公路的起点。自2006年10月正式建成通车以来,沪渝高速公路沿浙江段悄然发生变化。交通在促进沿线经济走廊资源互补与合作发展方面发挥了作用,使当地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蓬勃发展。
湖州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报道(www.thepaper.cn)据说,沪渝高速公路浙江段,又称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浙江段,是湖州至上海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中国第一条真正横穿长三角的高速公路。自2006年10月全线开通以来,湖州至上海的道路大幅减少,对于扩大和升级长三角都市圈高速网络,促进申、苏、浙、皖之间更大的物流和财富流通,促进长江流域经济持续腾飞具有深远意义。
杨勇和襄阳村的村民是这种“流通”和“起飞”的受益者。在沪渝高速公路浙江段,仍有许多像他们这样的受益者。近十年来,这条约88公里的高速公路连接了湖州人民的小康道路。
集体经济帮助农民买新车
4月27日,在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襄阳村的全球土地整治项目上,工人们正忙得不可开交。42岁的杨勇站在工地外,期待着不远处正在建造的三层小房子。根据计划,他将于明年下半年与200多名村民一起搬进新房。几年前,杨勇刚买了一辆新车。他说,忙了半辈子,他终于要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了。
杨勇来自襄阳村。1998年高中毕业后,他在镇上开了一辆“黑车”。后来,他在服装厂工作,开了一家小超市。他说,当时他忙了一年,收入只有5万多元。他不担心食物和衣服,但他离富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这里的农民经济基础还不错,不会特别穷,但谁不想过上好日子,所以那些年,我整天都在思考如何赚钱。”
2014年下半年,仍在其他地方寻找赚钱方式的杨勇突然接到家乡村支部书记的电话,说襄阳村应该从事集体经济,计划通过土地转让建设占地146亩的党和群众创业园区,增加农民收入。在电话中,杨勇得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获得部分土地转让基金,在党创业园工作也可以得到工资,如果创业园盈利,村民每年也可以有部分红利,他计算,发现三部分收入加起来比他的工作收入多得多,立即与家人讨论10万元积蓄。襄阳村还有103户人家和他一起入股。
杨勇一开始没想到,短短三年后,随着创业园水果的挂果、成熟、销量的顺利,他们家的年总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2017年,他为自己买了一辆车。回顾近年来的经历,杨勇说,一路走来并不容易。由于该村过去主要种植水稻,缺乏种植水果的经验,因此我们必须自己探索从品种确定到育苗、种植再到管理的所有经验。“第一年种植了4000多棵树苗,第二年死亡了800多棵树苗。很多村民都有点慌乱,我也很着急。”。
后来,通过对其他地方的调查和研究,襄阳村的村民发现树苗的死亡是由干旱引起的。及时种植树苗后,调整了种植和栽培方法,最终在2018年迎来了第一次收获。黄桃、火龙果等水果在党和群众创业园共售出50多万元。
襄阳村党委书记徐明华表示,襄阳村共有10个自然村,共456户,总人口1604人。过去,主要经济以工业为主。近年来,随着1795亩土地的流通,现代农业实现了同步发展。水产品、苗木、果树等专业化、规模化生产,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88.5万元。高速公路、省道、县道、农村公路的发展,让先进的发展理念进来,也让我们的产品出去。”
旅游业蓬勃发展,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和杨勇一样,54岁的陈水康在过去十年里翻了一番家庭收入。为了改善家庭条件,这位曾经以织布为生的农民后来在矿区做了体力劳动,以改善家庭条件。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曾经感到困惑。直到长兴县的旅游业开始升温,他才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
自2013年以来,陈水康一直是太湖图影度假区的观光船船长。澎湃新闻记者陈雷柱图
自从成为太湖图影度假村的船长后,陈水康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潮湿。他告诉澎湃新闻,和大多数当地人一样,他家几代农民前半生都过着半耕半渔的生活。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长兴县图影村以前大多是池塘、芦苇和矿山,村民耕地较少。他们必须在业余时间外出钓鱼或工作,以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
2010年左右,随着交通的不断完善,长兴县政府因地制宜,计划利用当地湿地条件发展旅游业,建设太湖图影度假区,从水源治理到污染点排除再到移民搬迁。两年多来,太湖图影度假区一期工程建成,2013年5月开工营业,主要推广到长三角地区,越来越出名。
此时,陈水康进入度假村工作,成为景区第一批观光船船长。他回忆说,随着当地旅游业的逐渐繁荣,孩子们也从其他地方回到了家乡,全家人都进入了景区,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让家庭团聚,“不到十年,我的年家庭总收入,从不到10万元,增加到20多万元,翻了一倍多。”
太湖图影度假区。受访者提供图片
据太湖图影度假村负责人介绍,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而且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目前,度假村有150多名员工,均从当地招聘。随着长兴县旅游新城的建设和周边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酒店、超市、交通等将为2万多人提供就业机会,也将推动周边农舍的发展,与更多的村民一起致富。
长兴县小沉渎村的风情街上到处都是村民开的农舍。受访者提供图片
长兴县小沉渎村村民魏冬林是众多农舍老板中的一员。2018年,他从卡车司机转行开了一家农舍。短短三年,年收入从10万元增加到30万元。据当地一位村干部介绍,在长兴县东部的这个小村庄里,大多数村民通过餐饮、农舍、民俗等服务业致富。
德清县莫干山镇的村民们也在发展旅游业,以发展精品民宿的理念,开辟了自己的致富之路。32岁的李亚强是当地一家民宿的负责人。他说,2015年前,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虽然莫干山环境优美,但吃饭和购物都受到限制,生意也不容易做。2017年左右,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各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B&B数量大幅增加,入住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农民到旅游从业者的收入翻了一番。看着日子越来越好,外地人李亚强决定将来在德清扎根。
德清县莫干山镇精品民宿。澎湃新闻记者陈雷柱图
智能物流开启了新的农村生活方式
在沪渝高速公路浙江段建成通车十多年来,这条全长88公里的高速公路影响并见证了湖州各县区的蓬勃发展。除了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4年3月,位于安吉县的安吉上港国际港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安吉地方物流公司与上海港合资成立的港务公司是湖州第一个跨境电子商务园区。主要业务涉及外贸集装箱支线的运输和仓储;预订、提单、签发、报关检验机构;国内贸易集装箱支线的运输和仓储;散装件和大型设备的转移;仓储分配等,目前,码头进出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74万标箱。
安吉香港负责人介绍,目前以湖州为主要供应基地,出口商品包括安吉沙发、地板等木制品。此外,出口商品还包括杭州羽绒制品、五金制品、电器、湿巾、家具、户外运动品牌等。;另一方面,进口业务主要是杭州,辅以湖州,产品包括橡胶、纸箱、原浆、矿石等。
“每天,批量货物从这里运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大量货物从这里流入当地市场。”上述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当地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安吉岛上港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湖州站稳了脚跟,不仅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利润,也为周边企业的物流和当地居民的日常供应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安吉县在开放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同时,积极融入国家“双循环”格局。据安吉县交通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安吉县在现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和网络的基础上,推出客货公交一体化农村智能物流,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节点网络,解决农村包裹交付和商品进出难的问题,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自2020年8月以来,安吉县交通局利用交通便利原则,构建集成汽车邮路、客货公交一体化线路的新型农村智能物流体系,在公交车上设置“物流柜”存放包裹,向农村快递,解决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安吉县客货公交车上设置的“物流柜”。受访者提供图片
一位当地村民说,现在每个村庄都有一个快递站,这使得他们在网上购物更加方便。”过去,他们必须去镇上才能得到快递。客货和公共汽车的出现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
编辑:温潇潇
校对:施鋆
【LIUYI SUPREME SERVICE】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wx: 13512131526
我司专注于全球移民热点城市:加拿大,美国,欧洲,日本,香港,希腊等——移民机构
